日期:2025-08-27 12:19:02
8月25日,韩国总统李在明在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发表演讲时直言,所谓“安美经中”的逻辑已难以为继。这番话立刻引发外界热议。李在明坦言,过去在美国未全面强化对华遏制前,韩国确实坚持了“安美经中”的政策取向;但随着中美竞争愈发尖锐,供应链格局不断调整,这种路线已不再具备现实条件。他补充道,即便在美国与中国存在竞争的领域之外,双方仍保持合作,因此韩国在对华关系上“与美国保持一定距离”,特别是地理邻近这一客观条件,决定了首尔不可能完全割裂与北京的联系。
“安美经中”的历史与困境
所谓“安美经中”,即安全依赖美国、经济依赖中国,曾是韩国在大国博弈间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一种现实选择。这种路线既承认了美国在安全上的主导作用,也直面了中国在经济上的关键地位。但当这一政策被李在明公开称作“过去式”,韩国实际上在告诉世界,它已将国家利益的重心,更多放在了顺从美国全球战略的轨道上。
然而,美国的对华遏制与“脱钩断链”,根本出发点是维护其全球霸权,并非为了保障盟友利益。当韩国企业被迫遵循美国的出口管制,失去部分中国市场时,这正是所谓“别无选择”的代价。经济层面的受损,必然会反过来削弱安全根基。这个账,首尔政坛和财阀集团其实心知肚明。
“安美”带来的并非真正安全
过去几年,韩美同盟在强化所谓“威慑力”,但朝鲜半岛局势却因而愈发紧张,韩国社会弥漫着空前的安全焦虑。前任尹锡悦政府更是选择深度嵌入美国主导的“印太战略”,积极参与对抗性的“小圈子”。这不仅没有提升安全感,反而让韩国被推上大国竞争前线,卷入更多与自身利益并不直接相关的地缘冲突。
回顾“萨德”反导系统的部署,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该系统既未缓解朝核危机,反而重创中韩关系,加剧地区紧张。如今若韩国在半导体、供应链,甚至台海与南海等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盲目跟随华盛顿的遏华节奏,无异于将国家命运捆绑在一辆随时可能翻覆的危险战车上。这难道就是所谓的“别无选择”?
中韩关系是绕不开的现实
事实上,中韩关系的发展根基在于共同利益,两国经济高度互补,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中国多年稳居韩国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和最大进口来源国。若首尔在调整“安美经中”时一味向疏远中国的方向倾斜,最终受损的必然是韩国自身的经济民生与长远发展。
讽刺的是,就连美国自己都在对华竞争与合作之间寻求平衡,韩国又怎能陷入“非美即中”的虚假单选题?对韩国而言,真正绕不开的,是一道必须作答的“必答题”——如何妥善处理与中国的关系,以确保周边环境的和平稳定。
棋手还是棋子
中韩是搬不走的邻居,共同肩负着地区和平与发展的责任。这一点,与韩美同盟关系本质不同。一个健康稳定的中韩关系,本身就是韩国最重要的战略资产之一,也是抵御外部压力、维持半岛和平的坚实支柱。
因此,韩国的政治精英们必须深思:是继续将“别无选择”当作托辞,还是拿出真正的战略定力,基于本国长远利益作出独立判断?在这场世纪大变局中,韩国到底要当一名主动布局的棋手,还是被摆布的棋子?答案,其实决定着这个国家未来几十年的走向。
益通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