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8-13 11:58:11
近期,一则惊人消息震动了全球航空租赁业:数十架中资飞机被扣押在俄罗斯,难以收回。这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故事。
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俄罗斯为反制西方制裁,采取了强硬措施,强制扣押所有租赁给本国航空公司的外国飞机,并将其重新注册为俄罗斯资产。这一政策让中资租赁企业无法收回飞机,还面临国际制裁带来的次生风险。
截至2025年8月,至少26架中资企业飞机滞留在俄罗斯,涉及山河智能、日发精机、渤海租赁等多家公司,累计损失超过18亿元人民币。每一架滞留的飞机都像是一颗沉重的石头,压在中资租赁企业的心头。
俄罗斯政府在2022年3月推出的反制措施进一步加剧了中资租赁公司的困境。普京签署第95号总统令,允许俄罗斯航司将租赁的外国飞机在境内重新注册并获得临时适航认证,同时要求国内航司停飞大部分国际航线,通过物理隔离防止飞机在境外被扣。这一政策让中资租赁公司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若遵守西方制裁收回飞机,将因俄法律变更丧失物权;若拒绝遵守,则面临SWIFT系统禁入、美元清算受限等次生风险。
在这场危机中,不同企业走上了不同的自救之路。山河智能子公司AVMAX的三架DHC-8飞机被扣后,成功获赔。2025年8月,确认获得净赔付款2296.51万美元(约1.64亿元),扣除税费后净利润增厚1.26亿元,相当于公司2024年净利润的172.92%。主承保人为美国利宝互助保险集团,赔偿金额远超三架飞机减值计提额,甚至覆盖范围可能延伸至冲突导致的持续经营损失。
相比之下,日发精机的命运则充满坎坷。其子公司Airwork出租的6架波音757货机仅收回1架,剩余5架被扣。2022年10月已全额计提7.41亿元资产减值,导致公司前三季度亏损超11亿元。2025年6月,因与保险公司QBE及怡安集团协商未果,只能无奈地向新西兰奥克兰高等法院提起诉讼。争议焦点在于保险条款中“战争风险”的定义边界,索赔金额尚未披露但预计超亿美元。
整个行业形势同样不容乐观。除了山河智能和日发精机,中银航空租赁17架飞机全额计提8.04亿美元减值,致2022年上半年净亏3.13亿美元;渤海租赁旗下Avolon10架飞机计提2.98亿美元;中飞租赁2架飞机计提减值。更令人担忧的是资产贬值风险,由于俄罗斯被禁止进口波音、空客原厂零部件,被扣飞机被迫采用非认证替代件或拆解维修,导致未来适航认证困难。这些飞机在法律上属于“技术性全损”,即使未来收回,残值可能不足账面价值30%。
保险机制在这场危机中成为了企业最后的救命稻草,但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山河智能耗时近三年才完成理赔,中银航空租赁虽更早与俄罗斯NSK保险公司和解收回部分飞机赔款,但俄罗斯承保人资金实力有限,某俄资保险公司甚至要求以卢布结算赔款,凸显赔付能力的天花板。保险条款的差异让企业的命运截然不同。这也让人们意识到,保险机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企业提供风险缓冲,但并不能完全解决企业面临的问题。
面对严峻形势,中资租赁公司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积极展开战略转型。在地理布局上,他们加速去风险化。中飞租赁减少对新兴市场的单一依赖,2025年计划交付的16架飞机中,85%已签订欧美、亚太等稳定市场租约;同时优化机队结构,优先采购空客A320neo、波音737 MAX等新一代窄体机,提升资产流动性。在风控体系方面也不断升级,工银租赁建立“国家风险评级体系”,对高风险地区业务实施差异化保证金和利率定价;中银航空租赁与罗罗、普惠签订长期维护协议,预留关键部件库存,应对零部件断供风险。渤海租赁2025年一季度飞机租赁收入达6.83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正是多元化布局成效的有力印证。
山河智能在获赔后宣布以5114万美元购置16架新飞机,将航空业务营收占比提升至14.24%,展现出重新崛起的决心;而日发精机的5架波音757仍在等待奥克兰高等法院的裁决,命运悬而未决。全球航空租赁业正加速区域重组,Cirium数据显示,2025年双通道飞机租金仍将上涨,推动渤海租赁等企业创下季度收入新高。
数十架中资飞机被扣俄罗斯难以收回,这一事件不仅给中资租赁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给全球航空租赁业敲响了警钟。在地缘政治风云变幻的今天,企业如何更好地应对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它们面前的一道严峻课题。中资租赁企业在这场危机中所采取的战略转型和自救措施,或许能为其他企业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未来,中资航空租赁业能否走出困境,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让我们拭目以待。
益通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