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9-24 13:11:49
花钱建学校,可不是随便盖个楼就完事。西峰区这几年盯着“优质教育”这目标,下了大功夫。2025年,他们拿到了6173万元的专项资金,专门用来修学校、买设备。庆阳第四中学扩建了教室,东街幼儿园直接新建了一整所学校,北街实验学校康寿路校区也翻新了一遍。这些项目让城里和乡下的学校条件都变好了,城乡差距小了不少。过去,农村有些学校学生少、老师缺,现在通过撤并整合,把小规模学校变成教学点,资源用得更合理,孩子们的教室也更敞亮了。
说起农村学校,过去真是让人头疼。有的学校只有几十个学生,教室破旧,老师也不够。西峰区想了办法,把8所小规模学校撤了,31所年级不全的学校改成教学点。这样一来,孩子们能去更好的学校读书,老师也能集中起来教。家长们都说,这变化实实在在,孩子上学不再是件愁人的事。
学校建好了,老师得跟得上。西峰区把老师队伍当宝贝,招了一批特岗教师,还引进了不少紧缺人才。他们还搞了“青蓝帮扶”,让老教师带新老师,年轻人成长快得很。庆阳第四中学弄了四个“共同体”平台,老师们一起研究怎么教得更好。2024年,这学校老师拿了453个各种奖,学生也捧回679个奖杯。庆阳第二中学更厉害,搞了个“三级成长体系”,老师们参加比赛、培训,个个都成了教学能手。过去三年,他们拿了136个教学奖,2024年还一下拿了9个全市一等奖。
老师教得好,学生成绩自然不会差。2025年,西峰区高考成绩亮眼,本科上线率冲到70.73%,特控线上线率也有27.25%。中考优秀率19.4%,高分学生占了全市的18.64%。这些数字可不是随便来的,背后是老师们天天钻研教法,学生们埋头苦读的结果。家长们一听这些成绩,都觉得给孩子选西峰的学校没选错。
光会考试可不行,孩子得全面发展。西峰区推了个“五育融合”的办法,德智体美劳一个不落。学院路实验学校开了46门校本课程,从科技到艺术啥都有。学生刘怡丹在无人机大赛拿了全国三等奖,高兴地说:“玩无人机不光好玩,还练了脑子!”学校还请来名人名家,搞讲座、办活动,孩子们眼界宽了,兴趣也多了。
不只学院路实验学校,西峰区其他学校也各有招数。庆阳第四中学办科技节,学生们秀了上百件科技作品,还玩起了编程比赛。黄官寨实验学校搞文化艺术节,传统剪纸和现代艺术一块儿上,学生们玩得不亦乐乎。北街实验学校弄了个“文明小使者”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会做人做事。这些活动让学生不只是埋头读书,还能找到自己的特长。
体育也特别火。庆阳第四中学初中足球队和庆阳机电工程学校高中足球队双双拿了全市冠军。西峰区还办了第五届“体彩杯”中小学生足球联赛,孩子们在操场上跑得满头大汗,笑得合不拢嘴。家长们看着孩子健康又快乐,都觉得这教育真值。
美育和劳动教育也没落下。学校请来陇剧、剪纸的师傅,教孩子们传统文化。劳动课上,学生们学种菜、做手工,个个干劲十足。西峰区教育局的沈永宁说:“我们不光想让孩子有学上,还得让每个孩子都能学好,找到自己的路。”这话听着简单,背后却是实打实的努力。
说到这儿,西峰区的教育变化真像给家里的老房子翻新。以前是能住人就行,现在是又漂亮又舒服,还得有点儿自己的特色。学校建得更好,老师教得更用心,孩子们学得更开心。城乡学校的差距小了,孩子们的机会多了。谁家孩子不想上个好学校?西峰区这路子,算是走对了。
不过,教育这东西,永远没个尽头。西峰区现在干得不错,但以后还能咋样?家长们想要的,是不是还能再多点?比如,职业教育能不能再强点?农村学校还能不能再好点?这些问题,留着大家伙儿一块儿琢磨。你觉得,西峰区的教育还能往哪儿使劲?
益通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